光與物質小站首頁 / 弦論 / 弦論發展年表

 

弦論發展年表

 

1921 克魯札--克萊因(Kaluza-Klein)

克魯札和克萊因兩人獨立發現這個理論。將3+1維的時空擴充成4+1維的時空,我們可以很成功的將電磁力和重力統一在同一理論。只不過第五維將被捲成很小很小的小圈,而無法被我們所觀測。

1970 弦的誕生

在1968年,三個粒子理論學家了解到,所謂的各種粒子分佈,很可能只是由不同的弦振動態所產生。這年被認為是弦的正式誕生時間。

1971 超對稱理論

超對稱理論同時在兩個領域中被發明,一個是一般的粒子場論,另一個在將費米子引入弦論的工作中。它可以解決很多粒子理論上的問題,但同時也需要相同數目的費米子和玻色子,但由於實驗的並沒有觀測到這樣的結果,我們可以知道,它並不是我們一個正確的理論。

1974 重力子

用閉弦描述強子(hadronic)的努力可說是失敗了,因為自旋數2的激發態並沒有質量。可是這可能是量子重力論的最佳候選人,這使得它很可能是統一四大力的答案。

1976 超重力

超對稱理論加入重力而得到的理論,稱為超重力。這個過程對弦論而言是非常的重要,因為重力並不能獨立於其他三力之外。弦論加上超對稱提供一個激發光譜,與標準模型有著同樣數目的費米子和玻色子,這表示弦論能被表成全對稱。這就是所謂的超弦。

1984 The Big Year

這是屬於弦論的一年!原本可能讓弦論死亡的畸變,竟可經由兩個特別的群的對稱性而消掉,這無異是弦論的一大勝利。弦論被主流物理學家所接受,被認為是可能的萬有理論的候選人。

1991 第二次革命

對黑洞做的研究,領導了另一次革命,使得我們了解到各種版本間的弦論轉換關係。這產生了一連串朝向更深的非擾動弦論圖像。

1996 黑洞的熵

使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霍金的輻射工作,暗示著黑洞也有熱力學上的特性。黑洞的熱力學系統的極小原點終於能被弦論所獲得。這使得原本相當複雜的黑洞量子系統,因弦論而露出一線暑光。

[參考資料] http://www.superstringtheory.com/     Pinghan 翻譯


 

回弦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