莎士比亞中國行旅 獲卡拉威獎
記者陳雯娟新澤西州報導
March 26, 2011 06:00 AM | 78 觀看次數 |  | 2 2 評論推薦: | 電郵給朋友 | 打印
華裔學者黃承元以十年研究寫成的「莎士比亞中國行旅」,最近獲獎。(圖:黃承元提供)

華裔學者黃承元以十年研究寫成的「莎士比亞中國行旅」,最近獲獎。(圖:黃承元提供)
slideshow
「當東方遇見西方,當莎士比亞遇見中國劇場」,華裔學者黃承元以十年研究寫成「莎士比亞中國行旅」(Chinese Shakespeares:Two Centuries of Cultural Exchange)一書,日前獲國際史嘉林(Aldo and Jeanne Scaglione)2010年最佳比較文學研究學術著作獎,另獲得紐約大學的卡拉威(Joe. A.Callaway)最佳戲劇研究著作獎,並提名入圍美國戲劇研究學會學術著作獎,中文版將在今年出版。

37歲的黃承元為賓州州立大學副教授,教授莎士比亞、文藝復興,文學理論、電影研究等課,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。

「莎士比亞中國行旅」一書長360頁,分析從晚清到21世紀的中西文化交流歷史,觸及兩岸三地,也討論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改編:無聲電影、功夫武俠電影、話劇(舞台劇)、京劇、崑劇、香港實驗話劇、小說等。

黃 承元表示,該書以他在史丹福大學的博士論文為雛形,在一次又一次的旅行、看了數不清的戲、拜訪當地圖書館、訪談導演等,才分析整理寫成,遇到較保守的受訪 者,許多資料都是旁敲側擊耐心得來,但也遇見提攜後進的文化界名人,在訪談過程中,最難忘平易近人的賴聲川、丁乃竺伉儷,不僅熱心提供表演工作坊的資料, 還邀請素昧平生的他共進午餐,也因長期合作,彼此成為好友。

莎士比亞的影響無遠弗屆,即使遠在東方的兩岸三地也不例外,黃承元說,香港因屬 英國殖民地,受英國文化影響深,早在1860年即有莎士比亞劇上演。台灣在日據時代也有以日文演出的莎士比亞劇,1950年起,莎士比亞劇開始以中文在大 學劇場出現,80年代後,隨經濟型態轉變,藝術風潮盛行,劇場藝術在台灣蓬勃發展,藝術成就斐然可觀。

20世紀初,上海由傳教士興辦的大學即有莎士比亞劇的演出,之後中國的藝術多由國家贊助,較少自由創作,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間,僅有少數的莎士比亞喜劇曾經上演,一直到1980年代,莎士比亞劇才又開始。

出 生高雄、在台北成長的黃承元就讀再興高中,並獲台灣教育部資賦優異保送清華大學,攻讀德國文學與英國文學,1999年來美,獲美國史丹福大學全額獎學金直 攻博士,曾任哈佛大學訪問學者,並負笈英國牛津、德國慕尼黑、法國史特拉斯堡,僅五年即獲比較文學及人文學雙料博士,通曉德、法、英、日、拉丁文等語言。

黃承元表示,以外國學者涉足英美文學領域,能力常受到質疑,身為莎士比亞文學研究領域唯一的華裔,黃承元說,雖然挑戰大,但以專業能力來證實,終獲認同肯定。

分享 |
綜覽世界全局,觀看全真的世界日報電子報(ePaper)
評論 (0)
還沒有評論
所有留言為網友自行上載發布,不代表本網站立場,本網站保留刪除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