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人在華府的他,對第一本書就受到青睞感到光榮,也很高興多年來努力受到肯定。
史 嘉林學術獎已有18年歷史,由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史嘉林夫婦設立,可說是文學研究領域的最高學術獎項。擁有近140年歷史、全球100多國的會員組成「現代 語言學會」(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)今年將該獎頒給黃承元的新書,是首度將獎項頒給一本研究亞洲文化的書,也是首度頒給一本莎士比亞研究專書。
生於高雄的黃承元高中讀的雖是理工科,但考上教育部資優保送,進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專攻英國文學。由於對文學的興趣,大學時期即花一年多到德國與英國牛津大學進修莎士比亞。
當完兵後,黃承元進入史丹福大學,以五年時間拿到比較文學與跨領域研究人文雙博士,畢業後進入賓州大學任教至今。
精通德文、拉丁文與日文的黃承元,談起這本「莎士比亞中國行旅」說,「前後花了十年」。他表示,由於戲劇是曇花一現的藝術,不若一幅畫可保存,因此他透過各種管道慢慢追溯戲劇史、重建當時演出的材料、動機等。
他 說,莎士比亞在全球藝術史上擁有特殊地位,全球有不同語文翻譯其著作,這本書是他研究莎士比亞的其中一項。黃承元說,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類接觸,追溯晚清 鴉片戰爭開始,150多年來華人世界的藝術文化,多少受到西方影響。他希望透過在西方文學重要的精神指標,認識中西方文化交流。
這 本書探討的中外翻譯家、文學家、導演、劇作家,包括台灣的吳興國、魏海敏、賴聲川、李國修等知名戲曲與話劇等表演藝術家,以及日據時期台灣的劇場,突破莎 士比亞、表演學、跨文化交流、東亞研究等諸多領域的研究瓶頸,以多元視角檢視改編、演出、文化翻譯,及全球化的複雜現象。
已獲得終身教職的黃承元兼任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,也獲得全球僅200名學者擁有的英國Stratford-upon-Avon國際莎士比亞協會永久會員。
黃承元說,過去獲此獎項者都是德高望重的退休學者,自己能用第一本書即受到學術界青睞,感到相當光榮。他並將於明年1月7日前來洛杉磯出席頒獎典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