弦论历史年表

台大物理系 Pinghan

“String theory has been described as part of the physics of the 21st century that fell by accident into the 20th century” said Edward Witten.

 

 

192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克鲁札--克莱因(Kaluza-Klein)

 

1926,爱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)的同事克鲁札(Theodore Kaluza)率先发表一篇论文,之後波尔(Niels Bohr)的同事克来因(Oscar Klein)加以改进,形成了所谓的克鲁札--克莱因理论(Kaluza-Klein theory),这是个五次元的理论,试图结合马克思威尔(James Clerk Maxwell)的电磁学方程式,和爱因斯坦重力方程式,可说是超弦理论的先声。在这个理论中,克鲁札、克莱因两人将原本爱因斯坦重力方程式中4×4度规(metric)矩阵,进一步扩充成5×5矩阵,至於多出来的空间,刚好可摆上马克思威尔的电磁学方程式.。仅仅多加一个次元,就巧妙的结合重力与光,就连当时的爱因斯坦也不免大为震惊。

 

然而,第五度空间是如此的小,甚至可能仅仅藏於普朗克尺度(Planck length)之下,换句话说,只有10-33公分。若要探测此尺度,所需的普朗克能量(Planck energy),相当於1020亿电子伏特(1019 billion electron volts),远远超过在人类往後数百年间在加速器中所能产生的能量。过去一般的物理学家对於高次元的理论有先天上的偏见,对於无法在近期内做实验观测的理论不抱太多兴趣。另一方面,当时量子理论的诞生,引发世界的潮流,克鲁札--克莱因理论的五次元理论终於胎死腹中。

 

 

197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弦的诞生

 

1968,当时还在魏斯曼科学研究院(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)的一名义大利的物理学家维那亚多(Gabriel Veneziano)试图了解强作用力时发表了一篇文章,用数学式来表示瑞吉轨道[1](Regge trajectory))。他意外发现十九世纪的数学家尤拉(Leonhard Euler)所完成的尤拉贝他函数(Euler beta function),几乎符合所有基本粒子强交互作用所需要的特质。

 

一年後,另外一群以芝加哥大学的南部(Yoichiro Nambu)和日本大学(Nihon University)的後藤Tetsuo Goto为首的物理学家注意到,根据这个方程式,粒子可视为具有某特定的空间延伸量 也就是可以为一段线段,或一段弦。

 

根据维那亚多模型(Veneziano-Nambu model),这些弦由两个反方向的作用力保持微妙的平衡,一是张力,使弦的两端拉近,另一为使弦两端分离的加速力。弦就好像飞机的螺旋桨,随时随地都在转动,所谓的离心力使得弦的两端向外拉,而弦本身内收的张力,恰好与之平衡,此一内收的张力非常强劲,每根弦上约十叁吨左右。

 

这种将次原子粒子描绘成像弦一般的构想,对理论物理而言是极端新奇的。以前,粒子理论学家一直将基本粒子视为没有大小,不占空间的点,尽管如此,将粒子延伸於空间中,确实有几个长处,第一、它合理地解释了瑞吉轨道;第二:弦的假说为夸克拘禁(quark confinement)现象提供了一套可以接受的模型,圆满地解释了为什麽科学家从来不曾在加速器上看到夸克,而只看到夸克组合而成的较大粒子。

 

一时之间,弦模型吸引了各方的瞩目,至少是好一阵子。然而,最後物理学家终於明白,那些研究没有一篇符合事实。因为物理学家发现:处在基态的弦不只是无质量,事实上还应该具有「虚质量」(质量平方为负数)才对。具有虚质量的超光子(tachyons),可以跑得比光速还快,虽然这仍符合相对论的说法,附加的结果却很不受欢迎,例如时光的倒流、违反因果律等等。

 

此外还有多维数的问题,基於某些数学上的原因,弦论必须有二十六维才行,即使对惯於玩弄古怪假说空间的理论物理学家而言,也会对二十六维的宇宙感到难以捉摸。

 

另一方面,量子色动力学QCD的问世,也如秋风扫落叶一般,完整而成功地解释强交互作用,成就了弦论的初衷。一时之间,弦论失去了战场,被物理学家再次冰冻起来。

 

 

197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超对称理论(Supersymmetry)

 

最早的超对称理论是由威斯(Julius Wess)和苏米诺(Bruno Zumino)所提出。之後,越来越多的各种超对称理论被相继提出。在超对称理论里的所有粒子都有超伴子(super partners),称为超粒子(sparticles)。每一种玻色子有一个费米伴子(fermionic partner),而每一种费米子也有一个玻色伴子(bosonic partner)

 

在克鲁札--克莱因理论蛰伏了近六十年,物理学家又多认识了两种力,强作用力和弱作用力。物理学家希望将四种力统一起来,在搜寻了各种统一的可能途径後,这个理论又被人重新提出,物理学家开始克服对高次元空间的歧视偏见,将希望寄托在更高的次元当中,并且尝试将超对称并入。

 

197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重力子(Graviton)

 

一开始,弦论只能用来描述包括胶子的玻色子,而且也很快地被夸克模型所取代,但是它的内涵却仍被继续发展。在1970,史瓦兹(John Schwarz )和他的同事南夫(Andre Neveu)发现可以描述费米子的弦论。1974,就在量子色动力学(QCDquantum chromodynamics)能够将强子描述得很完备的同时,Schwarz和其他同事,发现弦论与重力之间的关系。

 

这个描述费米子的弦论令人困惑的是,它产生了一些实验上发现不到的粒子,它在数学上自动地引进一种无质量、自旋2的粒子。但实验上却没有任何强子可以符合这个数学架构,同时理论学家也在思考,如何摆脱这个不希望产生的粒子。後来,他们了解到这是对重力子(gravitons)的描述。重力子是想像中描述量子重力场论的媒介,由於这个特性,弦论当仁不让的成为量子重力理论的候选人。

 

1976        超重力(Supergravity)

 

1976年,纽约石溪分校(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)的费礼曼(Daniel Freedman),斐拉(Sergio Ferrara)和冯纽文惠仁(Peter van Nieuwenhuizen)写下他们超对称重力理论的版本。然而,物理学家逐渐看到此理论的问题,经过密集的寻找,并没有在实验室里发现超粒子。物理学家也无法顺利的将SUGRA重整化,

 

 

198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超弦(Superstrings)

 

第一个超弦理论模型在1980由史瓦兹和格林(Michael Green)所发展,处理在十维空间里的开弦振 ,彼此间能够连结或断裂。它并不是Nambu模型的缩小版,事实上,它更近一步,包括了所有已知的粒子和场,和所有费米子和玻色子的对称和超对称关系。

 

 

198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The Big Year 第一次革命

 

1984,史瓦兹和格林发现存在着一种对称,SO(32),可消除所有的畸变和无限大。他们找到了万有理论的候选人,这使得其他物理学家再一次开始注意起弦论。

 

同时,普林斯顿大学(Princeton University)成立了一个小组。格罗斯(David Gross)和叁名他的同事(Emil MartinecJeffrey HarveyRyan Rohm,人称「弦乐四重奏」)试图再一次回到环圈的想法,利用不同的数学方式写下。他们的成果丰硕,涉及到费米子在十维空间振动,但是玻色子的振动仍由当初南部的第一个弦论版本所描述着,而且必须发生在二十六次元的空间内。格罗斯和他的同事发现一个利用单环圈混和两种振动的方法,十维振动用一种方式绕着环圈,二十六维振动用另一种方式绕着环圈。这个版本的弦论被称为混合弦(或译杂弦,heterotic string)

 

1991        第二次革命(The Duality Revolution)

 

在第二次革命前,共有五种不同的弦论版本,它们分别是E8 ×E8 heteroticSO(32) heteroticSO(32) Type IType II Type IIB。虽然弦论的成功,给万有理论带来一线暑光,但依然有着几个重要疑问∶第一,我们无法用传统方式去证明弦论的对错,人造的加速器无论无何都无法达到弦论所需的能量,我们需要新的技术和方法。第二,为什麽会有五个弦论的版本?如果它真是我们所期待的万有理论,五个不同的理论似乎太多了点。第叁,如果超对称允许十一维,为什麽超弦只有十维?最後,如果我们可以将点状粒子当作弦的振动,那麽似乎没有理由不能是由二维的膜,叁维的方块,或是更高维的物理的振动。

 

到了九零年代,物理学家开始了解到各版本间的对偶性(duality)。最重要的突破是在1995年,由当时在南加州大学(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)的维敦(Edward Witten)所完成,他将迄今所知的各种对偶性统一在十一维的M理论[2]之下。

       

1996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黑洞的熵

 

1974年剑桥大学(University of Cambridge)的霍金(Stephen W. Hawking)认为黑洞并非完全的黑而是会有辐射能量的放射,由这个角度,黑洞必须拥有熵。哈佛大学(Harvard University)的史卓明勒(Strominger)和法发(Cumrun Vafa)发现由M理论所计算出的黑洞的熵符合霍金所预测的值。

 

最近罗格斯大学(Rutgers University)的本克(Thomas Banks)和雪克(Stephen H. Shenker)、德州大学(University of Texas )的玺斯勒(Willy Fishler)和史丹佛大学(Stanford University)的萨斯坎(Leonard Susskind)的矩阵理论指出我们的时空几何可能是非交换的,即XY不等於YX。这显示着我们时空的结构可能远比我们所想的还要复杂。

 



[1]重子有一种特性,就是其角动量对质量平方作图,会得到一条相当直的线,这些曲线就称为瑞吉轨道,以纪念其发明人瑞吉(Tullio Regge)

[2] M-theory, M表示mother, mystery, membrane,视你所看的角度而定,这是由维敦所命名。笔者在此喜欢称M-theory为膜理论,读者可以想像一个二维的膜的振动,取代一维的弦的振动。

 


回物理领域介绍

回弦论首页